明報網站

採用短中長線儲蓄計劃 部署退休生活悠然自得

胡彥希(左)和李曉琳均認為,專業的理財顧問會與客戶建立長遠良好的夥伴同行關係。
李曉琳稱,年輕人承擔風險力度高,建議可選擇進取的股票型基金,擴大投資回報。
胡彥希稱,中年人士可考慮選擇穩健的保險儲蓄計劃,或按個人需要和承受能力部署理財策略。

香港人忙碌大半生都懷抱一個「優質退休生活」的目標!雖然沒有捷徑但卻有竅門,在年輕時爭取時間採用短中長線方式,無論是購買任何保險、理財投資還是基金債券,盡快啟動儲蓄機制,以複式效應累積財富,使踏入中年便可提早退休,輕鬆享受生活。當然人生每個階段就理財創富都有不同的技巧和需要,以下列舉不同年齡層的理財個案,讓讀者參考。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助理聯席董事李曉琳表示,理財投資必須長線持有,利用複式滾存方可穩步增長,所以越年輕開始籌劃回報越佳。時下許多年輕人因缺乏理財知識或過度消費而成為「月光族」,李曉琳建議他們檢視自己的開支和收入,定時繳付保險計劃以培養良好的儲蓄習慣,並鼓勵沒有家庭壓力的年輕人應加強儲蓄,把每月收入的兩至三成用作儲蓄、半成至一成作為保障性產品如保險計劃,以及預留3至6個月的現金以應付流動性開支。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胡彥希表示,香港連續第八年成為最難負擔樓價的城市,對許多希望組織家庭的年輕夫婦來說,儲蓄理財並不輕鬆,要達至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應單靠短線投資,應全面考慮短中長線計劃。短線是指1至2年面對結婚、買車等情況,應儲備多些現金;中線是5至20年面對家庭開支、子女教育和生活保障,例如安排子女赴英升學的教育和生活費用一年約港幣40萬元,故有需要預留港幣百多萬元儲備,因此選擇定息儲蓄或定投儲蓄產品,利用月供形式穩健累積財富,效果理想;長線是將來退休生活的部署,如生活開支、危疾和醫療保險等。

至於中年人士如何計劃退休生活,胡彥希指﹕「香港是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港人65歲退休後將面對平均20年的退休生活,所以踏入50歲的中年人士,仍有15年的拼搏期,應盡早檢視個人的財務狀況,積極增加收入及減少支出。我提議把收入的一半作為儲蓄外,也要關注醫療和危疾保障,以及預留3至6個月現金作為彈性的流動資金。其實理財之道不外乎三大因素,就是本金、回報率及時間,若時間有限,可利用本金和回報率增大儲備。」

「舉例說,兩夫婦擁有物業和持有400萬元現金,每月家庭開支約港幣25,000元,即1年支出約港幣30萬元,建議退休後可預留港幣100萬元作為流動資金,其餘約港幣300萬元可購買高收益債券基金,獲得每年約6厘即港幣18萬元回報。餘下港幣12萬元的支出,大可利用私營延期年金,每月收取1萬元作填補。年金計劃在外國非常流行,許多私人產品靈活性及回報性高,退休夫婦在退休前可利用一定資產購買延期年金,直至退休才選擇提取方法,如丈夫先離世,每月收入會交給太太,若兩夫婦不幸離世,收入會承傳給子女,這種模式迎合港人家庭的實際需要。」

李曉琳補充,香港有許多專業理財顧問會與客戶同行數十載。諸如康宏的專業理財顧問不但有承擔、有責任,亦具備專業、熱誠和誠信,並且配合客戶可承受的風險能力,度身訂造適合他們個人需要的產品,而產品具多元化兼種類繁多,絕對是理財投資計劃的理想夥伴。

查看更多資訊, 請瀏覽 https://www.convo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