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建築的事之同心抗疫
建造業工友接種疫苗 安心上班 防疫清零

建造業議會主席陳家駒鼓勵工友及其他常駐工地人員儘早接種疫苗,既可獲更好的保障,亦可省卻定期檢測的時間。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表示,現時工地會在吃飯及更衣的地方採取「分流」及「分隔」方式,減低交叉感染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建造業議會一直迅速防疫抗疫,為了進一步鼓勵建造業人員接種疫苗,由本周起,工地上班人員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再過14天,可被視為已符合工地定期檢測要求。這是繼「建造業抗疫關愛行動」籌募善款及防疫物資,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註冊建造業工友;以及自發推出自願及強制檢測措施後最新的抗疫舉措。

因應疫情變化,建造業議會(議會)聯同香港建造商會(建造商會)在日前公布,建造業界自發實施政府相關做法,若工地上班人員以疫苗接種紀錄取代有效陰性檢測結果證明,進入工地上班,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再過14天,可被視為已符合工地定期檢測的規定。而為鼓勵及方便建造業工友接種疫苗,食物及衞生局已將建造業設定為優先接種組別。

倡接種疫苗 免14天檢測

議會主席陳家駒表示:「隨着疫情發展及疫苗供應,我們相信現時最有效的抗疫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因此議會強烈呼籲各承建商及分包商,積極鼓勵工友及其他常駐工地人員儘早接種疫苗,既可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抗疫保障,亦可省卻定期檢測的時間和資源。在此措施之前,議會、建造商會及發展局已在去年底及今年初先後推出『建造業關愛工地防疫檢測服務計劃』(CITS)及『建造業工地強制檢測』。」

CITS適合逾100名工人的較大型工地,議會安排專業醫療團隊到工地,為工友進行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提供最方便的『外賣到會』檢測方式,儘早找出隱性患者,保障工友及其家人的健康;當時建造業也是首個鼓勵其他行業推行自願檢測的行業。」

應工地需求 檢測要到位

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表示:「CITS提供的上門檢測服務計劃很受業界歡迎,由去年年底開始分兩階段進行,成功為超過500個較大型工地提供上門檢測服務。較小型工地則透過四個商會(香港建造商會、香港建築業承建商聯會、香港註冊承建商商會及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派發樣本包,議會收集並送往檢測機構,以方便業界。」

配合CITS檢測服務,議會及建造商會於2月22日進一步推行「建造業工地強制檢測」措施,要求工地人員必須持有過去14天內進行檢測的有效陰性結果,方可進入工地上班;希望協助達到「清零」的目標。

承擔檢測費 免業界顧慮

林健榮表示,兩會鼓勵大家接種疫苗以取代定期檢測,但在發展局的支持下,議會及建造商會仍會於5月1日至6月15日,為全港合共約1,350個常駐工地人員提供額外一次免費深喉唾液採樣包上門派發及收集服務,收集樣本最後限期為6月15日。以上服務部分開支由議會及建造商會共同承擔,由第二階段開始,餘數由發展局資助,業界及工友均毋須繳付費用。

他續指出,「日日有工開」是前線工友的最大願望,現時工地除了實施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及常清潔等防疫措施外,更會在吃飯及更衣的地方採取『分流』及『分隔』,並且加設通風設備,減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業界展關愛 同心抗疫境

在去年二月發起的「建造業抗疫關愛行動」(「關愛行動」),截至今年三月底,已經為3,512名需要被隔離和378名確診工友提供經濟援助。陳家駒稱:「『關愛行動』去年業界籌得超過二千萬,確切地幫助很多工友渡過難關,可以補助生活開支或支援復康治療。一年過去,『關愛行動』在二月初的善款餘額曾跌至不足一百萬,議會立即展開新一輪籌款,目標二千萬元,期望業界及社會人士繼續慷慨解囊。」

談到「清零」目標,陳主席表示建造業是群體工作的行業,若有工友染疫,工地需要停工進行深層消毒,影響大家生計。現時政府提供優先接種疫苗安排予工友及常駐工地人員,希望大家積極參加。同心抗疫是公民責任,也希望市民大眾儘早接種疫苗,提高群體免疫力,才是最有效的抗疫方法。

建造業議會紓困基金  註冊工人多技能培訓項目

建造業議會透過轄下的香港建造學院(建造學院)推出「建造業議會紓困基金——註冊工人多技能培訓項目」,鼓勵因受疫情影響而就業不足或短期失業的註冊建造業工人,透過建造學院的培訓學習多一項新技能及考取相關中工資格,充實自己以便轉型至行業內欠缺人手的工種。

符合申請資格的註冊建造業工人在計劃期內(即2021年1月18日至2022年1月17日)入讀指定的「強化建造業人力訓練計劃」全日制短期課程,除每月基本培訓津貼外,另可獲特別津貼每月3,000元,合共每月最高可獲13,200元。

有關申請資格及報名,可瀏覽建造學院網頁www.hkic.edu.hk,查詢可致電2100 9000。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下期預告第一屆

「香港建造業技能大賽」金牌工匠矚目登場

將於五月十二日刊登

 

 

以上資料由建造業議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