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迎來成立25周年,為促進政產學研的合作交流,推動嶄新科技的商品化應用,特別舉辦本年度首項創科盛事—「應用科技高峰會」,凝聚政府、業界、學界及投資界,為香港創科發展注入新動力。
高峰會獲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以「引領創科、砥礪前行」為主題,吸引超過1,500名業內人士出席,與40多位創科領袖共議智慧城市、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創新領域的科展。活動期間,應科院與多間科企簽訂合作備忘錄,包括法國Prophesee、韓國智慧城市聯盟等,充份反映香港在創科領域的國際化優勢。
深化國際創科合作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在會上表示,應科院多年來已在美國、中國內地等獲得1,100多項專利,並成功將超過1,500項技術應用於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和各大企業,包括房屋署、入境處、港鐵等。
他強調,香港具有連接內地與全球的獨特優勢,特別是在人才和國際化平台方面。他指出,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並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研人員,這為創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李惠光認為,科研轉化是香港創科發展的核心。他表示:「如果科研成果無法落地,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就只是停留在書架上的理論。」應科院通過與大學、企業的合作,將高端技術應用於實際場景,並以「問題導向」為核心工作模式,解決業界痛點。
他強調,香港目前正迎來創科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他提到,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實現創科目標的重要推動力,包括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和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的落實,為創科產業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和政策保障。
低空經濟機遇龐大
展望未來,應科院將聚焦三大領域:第一,低空經濟與智慧交通:推動無人機、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助力香港成為智慧交通樞紐;第二,科研成果商品化: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進程,與國際機構合作,深化技術的商業應用。第三,擴大人才庫:透過吸引國際創科人才和企業,推動智慧製造、生命健康科技等新經濟領域的發展。
應科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科技官黃莹博士指出,應科院正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開展有關低空經濟的研究,透過5G和衛星定位技術,提升無人機的安全性及效率,並應用於大樓清潔、物流配送等場景。同時,應科院也在可信AI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應對生成式AI帶來的造假或幻覺風險,保障技術應用的可靠性。
創科成經濟新引擎
應科院25周年是香港創科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標誌着本地科研從「書架」走向「貨架」的成功轉型。透過本次高峰會,應科院不僅展示了其在科研轉化方面的卓越成果,更展現了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學中心的潛力。
隨着生成式AI、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香港將繼續深化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的合作,吸引更多創新企業落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正如李惠光所言:「創新是香港經濟的新引擎,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匯聚香港科研成果
高峰會現場設立了「創新科技展區」,展示應科院及20家本地和國際企業的科研成果,當中展出由應科院自行開發的掛牆式電動汽車充電樁,提供直流電與交流電互換系統,可以在家中以直流電快速幫電動車充電外,亦能雙向地將汽車電池中的多餘電量回饋給家庭及電網;至於與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送藥無人機,則應用到應科院的5G技術,在緊急情況下有效且穩定地將藥物運送到指定位置給患者。
展覽將於2月17至21日移師至應科院於香港科學園中庭長廊舉辦的「創新科研週」中繼續展出。
以上資料由應科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