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獎隊伍與嘉賓及評判合照
為了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將5G技術應用於改善學習環境、鄰里社區及日常生活中,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繼2023年首辦「5G校園應用創作比賽」後,今年再接再厲以「5G x AI-隨時隨地 智慧生活與學習」為主題舉辦比賽,目的是啟發學生運用5G和人工智能(AI)技術以創造智慧生活體驗,進而鼓勵他們未來積極參與和投身先進科技產業的發展。通訊辦早前(11月30日)舉行決賽評審暨頒獎典禮,選出冠、亞、季軍、優異獎及最佳演繹獎得主,並於同日舉行頒獎典禮。最佳演繹獎是今屆新增的獎項,以表揚解說和展示技巧出眾的隊伍。

通訊事務總監梁仲賢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5G校園應用創作比賽由通訊辦主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協辦,比賽於今年5月展開,以「5G x AI-隨時隨地 智慧生活與學習」為主題,旨在增進學生對5G技術的巨大潛力和廣泛創新應用的了解,加強學生的科技學習能力和培養創新思維。參賽隊伍須運用5G服務並結合AI技術,設計創新流動應用程式及/或相關原型,以達到豐富校園生活、改善學習環境、優化教學資源使用、改善校園及鄰近社區的設施和環境,以及實現智慧生活的目標。
豐富多元 創新應用
去年首屆比賽以「5G校園 智慧生活」為主題,反應已非常熱烈。今屆參賽隊伍更突破上年人數,初賽共收到來自37間學校共43支隊伍提交的作品。大會隨後於8月選出10隊入圍決賽的隊伍,並於11月舉行決賽。決賽評審團由通訊辦、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的代表和專家組成,包括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副主席陳甘泉、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陳繼宇博士、香港通訊業聯會主席劉貴顯,以及香港科技園公司人工智能及數據副總監廖永超。進入決賽的隊伍於決賽當日向評審親身展示及解說作品及意念,由評審根據評分標準決定作品的最終名次。
AI是近年科技發展的焦點,因此今年的比賽特別加入AI為主題,希望參賽學生能透過結合5G及AI,將社區轉化為智慧及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從而建立更環保和高效的社區生活環境。通訊事務總監梁仲賢在頒獎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我很高興見到決賽入圍的作品內容豐富多元化,不單涵蓋了5G及AI技術在不同範疇的嶄新應用,而且能達成比賽訂下的不同目標,包括豐富校園生活、改善學習環境、優化教學資源使用、改善校園及鄰近社區的設施和環境,以及實現智慧生活等,充分展現參賽隊伍在5G和AI技術應用方面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我相信同學透過參與這次比賽所獲取的知識和經驗,能繼續應用在學習和未來的發展中,充分發揮創造力、協作能力和解難能力,並透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日後在創新科技範疇創造美好的成就,貢獻國家和社會。」

頒獎典禮會場設有攤位,一眾嘉賓及評審參觀最後十強入圍作品。
培訓課程 啟發思維
為讓參賽隊伍了解更多有關5G及AI科技的知識,以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大會特別於7月舉行一天半共三節的啟發培訓課程,除請來業界資深專家擔任講者,與學生分享5G及AI技術的應用,還安排導師教授撰寫計劃書的技巧,讓參與學生學習將創新構想轉化為具體項目。此外,為協助十強隊伍積極備戰在11月底舉行的決賽,大會於8月舉辦了兩天半的「5G x AI開發流動應用程式培訓課程」;課程內容豐富,除涵蓋開發流動應用程式的全面介紹外,亦包括了演講技巧訓練。
十組入圍隊伍於11月初提交決賽項目計劃書,並於11月底出席決賽評審,進行10分鐘口頭匯報,親自向評判團解說設計概念及如何運用5G服務及AI技術達到目標。入圍隊伍亦於頒獎典禮現場設置決賽作品展示區,通過應用程式、樣辦模型和示範影片向嘉賓介紹作品。梁總監及協辦機構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在決賽評審陪同下,特意在頒獎典禮開始前,逐一參觀了決賽入圍作品展示攤位。
得獎隊伍分享
冠軍: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
作品名稱:校園智能巡邏及當值裝置
智能手機日新月異,都市人頻繁購置新手機時,卻造成大量電子廢物。其實有不少舊手機仍能運作正常,團隊於是構思如何善用這些電子裝置,行經商場時見到巡邏機械人而靈機一觸,在舊款手機中植入人工智能程式,利用5G技術遙控學校內的巡邏機械人;團隊特別於程式中加入大型語言模型(LLM),令機械人能夠直接應對同學的查詢,應用時更人性化。
團隊已經是第二次參加這個比賽,去年奪得季軍後決定再作嘗試,終於在今屆首奪冠軍,證明所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期望發明能喚醒更多人善用電子裝置,減少產生電子廢物,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利用5G技術遙控學校內的巡邏機械人,可即時應對同學的緊急需要。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隊伍奪得冠軍
亞軍: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作品名稱:5G人工智能回收箱及應用程式
雖然近年香港環保意識有所提升,各處均設有環保回收箱,但礙於大眾未能充分了解可回收物品及材質的資訊,致使回收過程效率不高,白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團隊希望利用AI及5G技術,打造「5G人工智能回收箱」,透過鏡頭先檢查將要回收物品的材質,再自動開啟相關的回收箱,減省市民選擇分類的煩惱,亦同時能夠認識到哪些材質可以回收,增進環保知識。
團隊花了很多時間去設計作品,能夠獲得亞軍感到十分開心,希望能為環保出一分力,並推動校園內的回收意識,要特別多謝老師一直以來的幫忙,令團隊可以有更多資源完成整個回收箱及程式的設計。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隊伍奪得亞軍

「5G人工智能回收箱」透過鏡頭先檢查要回收物品的材質,再自動開啟相關的回收箱。
季軍: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作品名稱:聲「識」鳥語AI學習系統
每天學校早會時,總聽到一隻雀鳥在叫,甚至校長在發表講話時,牠也從不給面子繼續高鳴,激發起同學之間想尋找這隻「angry bird」品種的意念。於是團隊設計了這個程式,透過對比雀鳥的頻率及聲音模式,成功以AI分辨到香港常見的22種鳥類,更在校園內設置資訊板,聽到哪隻雀鳥的聲音,相應的指示燈就會亮起,同學掃描該雀鳥圖案下面的二維碼,就能更了解牠的特性及喜好。
團隊只是抱着嘗試心態參加比賽,沒有想過會獲獎,當得悉獲得季軍時大家都喜出望外。對於團隊來說,5G及AI技術是很嶄新的科技,參賽目的主要是想對新科技有更多的學習和認識,獲獎可說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隊伍奪得季軍

透過對比雀鳥的頻率及聲音模式,以AI分辨到香港常見的22種鳥類。
最佳演繹獎:聖保祿中學 作品名稱:「一目了然」智慧眼鏡
身邊有部分同學患有讀寫障礙,日常生活融入校園環境及未來投身社會時,也面對一定的困難。團隊因此構思設計一副智慧眼鏡,配合5G及AI技術,針對讀寫障礙同學閱讀速度較慢、串字困難及左右調轉等不同問題,利用程式作出相關提示,以及提供朗讀功能,令他們在配戴眼鏡時,能夠輔助進行讀寫,減輕生活時所面對的各種難題及負擔。
今次獲獎除了要感謝老師及同學的幫忙外,亦要特別感謝一眾評審,他們在聆聽產品介紹後,提出大量寶貴的意見,啟發團隊如何改良設計,令更多患有讀寫障礙的同學受惠,團隊會繼續努力加入新功能,不會辜負評審的心意。

智慧眼鏡配合AI及5G技術,針對讀寫障礙同學閱讀速度較慢、串字困難及左右調轉等不同問題,利用程式作出相關提示。

聖保祿中學隊伍奪得最佳演繹獎
得獎名單已上載至比賽專題網頁:
www.ofca.gov.hk/5gcompetition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