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推動社區文化傳承 促進跨學科學習
中電變電站搖身變社區打卡位

<

在街上一個個平實的變電站,一直為社區注入源源動力,只要多花點心思,為平平無奇的外牆換上「新衣」,就可以讓社區變得色彩繽紛。中華電力與港專學院(港專)合辦「中電變電站壁畫創作比賽及友伴同行計劃」,鼓勵學生發揮創意,以藝術將人和社區聯繫起來,透過美化變電站宣揚節能減碳的綠色訊息。

中華電力於2022年起推出變電站美化計劃,今年更與港專合作,先後舉辦壁畫創作比賽及友伴同行計劃,於今年及明年分兩階段美化六個變電站。計劃除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更希望他們在藝術、人文科學及社會責任等多重領域中進行跨學科學習,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中電變電站壁畫創作比賽於今年六月至八月舉行,邀請港專學生及畢業生為中電九龍城馬頭角道、荃灣眾安街及黃大仙彩虹邨三個變電站設計壁畫。中華電力早前舉行頒獎禮,三位冠軍得獎者陳沐恩、謝錦維及余俊濤成功揉合社區地標、歷史文化和環保元素,並首次參與油壁畫。冠軍作品已於十月份由當區居民、港專學生及中電義工攜手繪畫在九龍城馬頭角道、荃灣眾安街及黃大仙彩虹邨三個變電站上。第二階段「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亦正式啟動,由港專學生聯同天主教鳴遠中學、曾璧山(崇蘭)中學及元朗商會中學學生攜手美化分別位於西貢、沙田及元朗區的三個變電站。中華電力及港專為參與的港專學生及中學生舉辦簡介會、溝通技巧及設計思維工作坊,並讓學生認識當區文化。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先生表示今次與港專合作,邀請年青人為變電站設計壁畫,加深他們及社區對節能減碳和環保的認識,並將當區特色和文化歷史傳承下去。同時希望作品能成為當區打卡位,為社區注入正能量。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表示今次與港專合作,加深了年青人及社區對節能減碳和環保的認識,並將當區特色和文化歷史傳承下去。

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教授表示:「很高興可以跟中華電力合辦『中電變電站壁畫創作比賽及友伴同行計劃』,不但讓年青人學以致用,更啟發他們多認識社區,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和事物,增強歸屬感。計劃更讓港專學生與中學生合作,互相啟發,設計色彩繽紛和富有深義的變電站壁畫,將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傳承下去,為社區美化出一分力。」

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教授希望「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可以讓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互相啟發,將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傳承下去。

變電站美化計劃推展至今,中華電力已美化了尖沙咀海防道、觀塘鴻圖道、旺角上海街、石硤尾、九龍城馬頭角道、荃灣眾安街及黃大仙彩虹村七個變電站。

 

專業技能再「升呢」
建立人生新里程

由中華電力及港專合辦的變電站壁畫設計比賽,吸引來自不同學系的現讀生及畢業生參與。比賽得獎者認為今次比賽除了加深他們對當區文化及減碳節能認識,更加強了他們的專業技能,成為他們學習的新里程碑。

荃灣區得獎者謝錦維認為今次比賽是寶貴的實踐經驗,讓她學以致用,同時加強專業領域知識。她特意為比賽做資料搜集,將荃灣區歷史背景和文化融入畫作,增加了作品的質感和共鳴感。

修讀影片製作的九龍城區得獎者余俊濤是首次設計壁畫,他指比賽讓他了解壁畫設計除了考慮構圖和意念外,亦需要因應四圍環境氛圍決定色彩配襯和畫風,這些經驗對他日後影片製作有正面幫助。

黃大仙區的得獎者陳沐恩就讀工程學科,和壁畫設計看似毫無關係,但他就認為,比賽讓他實現夢想,將工程工作的元素,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亦將當區地標如黃大仙祠和彩虹邨等融入壁畫之中,希望將節能減碳和歷史文化訊息傳達給當區居民。他希望作品可以成為彩虹邨新「打卡點」。

荃灣區得獎者謝錦維將荃灣區歷史背景和文化融入畫作,增加了作品的質感和共鳴感。

 

資料由中華電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