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心臟健康系列

<

房顫治療新方向:心導管消融術效果顯著

根據醫管局統計,本港約有百分之一人口患有心房顫動,會出現心悸、心絞痛、頭暈、經常疲累等症狀,部分個案並無明顯病徵,但隨時可引發中風、心臟衰竭,甚至死亡。醫生一般會使用藥物治療,但會出現副作用,或未能根治有關情況。近年醫學界提倡使用「心導管消融術」,可長期控制心律不整,長遠更有可能讓病人擺脫藥物。

心臟科專科醫生馮永康指出,「心房纖顫」又稱為「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正問題之一,患者可能全無明顯徵狀,亦可能會隨著病情持續,而感到心跳快慢不齊、頭暈、心悸以至胸悶等徵情況。資料顯示,本港約有1%人口出現房顫問題,當中長者、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心臟病(心瓣膜毛病),以及荷爾蒙失調如甲狀線出現問題等患者,患房顫的風險亦較高,近年也有年輕患者的個案,可是市民普遍對此症的認知及警覺性不高,容易因此而忽略病情,耽誤治療。房顫問題若未被正視,可大大增加患者出現腦中風的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性命安全及生活質素。

誘發心臟衰竭中風
他闡釋道,房顫問題源於心房未能作出適當的收縮運動,增加血液在心房停留的時間,血流太慢凝結成為血塊,積聚在左心室,血塊經動脈移動到腦血管出現栓塞,就會引致中風。有病者從來沒有感覺自已出現房顫,一旦出現徵狀,已是中風!

房顫引致心臟衰竭,是另一嚴重問題。「試想像若心跳每分鐘高達150至200下,情況持續長時間,心臟容易產生衰竭問題,房顫患者有心臟衰竭的機會有三至五倍,中風危機是五至七倍,情況可以很恐怖。」

治療房顫主要採用藥物或手術。馮醫生指出,為病人制定治療方案的大前提,是控制病情並防止中風。醫生會評估病人是否有中風的風險,風險較高的病人就要處方抗心律不整藥物,可是這類藥物未能徹低根治房顫問題,只能減低心跳過急或舒緩病者辛苦程度。

科技進步降手術風險
除傳統使用薄血藥治療外,近年亦提倡使用心導管消融術,矯正心臟錯誤的傳輸訊息,控制心律不整的情況。馮醫生指出,相關技術近年不斷進步,例如利用三維影像幫助醫生更精確地進行手術;另外在導管增設感應器,方便醫生掌握導管接觸心房組織的壓力,以降低病人中風及刺穿心房的風險。「心導管消融術現時有一定風險,約有百分之1的機會引發中風,及少於百分之一會被刺穿心房,但隨著不同新儀器及技術介入後,手術風險大大減低,成功率亦大大提升。」他續稱,有關手術的技術近年日新月異,過去只能幫助病情較輕的患者,現時已可為心臟衰竭等高風險人士進行手術。

從醫學角度來說,房氈主要是因為左心房和肺靜脈之間有不正常細胞,不時發放電流造成心房異常跳動,而導管消融術就是透過微型或導管微創手術進入左心房,把不正常的細胞消減。

消融術勢將成主流
馮醫生相信,新一代的導管消融術將會成為將來治療房顫的主流方案,特別是針對一些年輕患者或早期病發的病人,其次,對於已經患上心臟衰竭的病人,其中風和死亡風險高,而消融術是最有效減低死亡率的治療方案。「近年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單靠藥物治療,既有副作用且控制病情能力較弱,相反,消融術能有效控制病情,倘房顫病情較嚴重,如果病人已用藥但仍未能改善房顫情況,出現心悸、氣促或心臟衰竭等症狀,就應該考慮採用導管消融術。」

他強調,導管消融術對處於第一階段的「間竭性」房顫的成效最佳,治癒率高達七至八成,若處於第二期「持續性」房顫,手術成效只餘五成。假如已處於第三期,意即心跳永遠不能回復正常,則醫生通常不會建議病者動手術。所以,醫學界鼓勵病人在房顫早期,無論曾否服用處方藥物,亦建議病人動手術。有個案顯示,術後有病人的心律完全回復正常,且無需再服藥,這些情況通常出現在年輕或早期病者身上。鑑於房顫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一旦發病可能已是嚴重程度,馮醫生提醒大家,若感到心臟不適,心跳時快時慢、心悸以至胸悶等徵情況,應盡快求醫,以免耽誤治療。

以上資料由馮永康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