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中醫藥發展基金助業界探尋新路向

趙永佳教授(右)與施德安博士合力展開大型社會調查—「香港市民中醫藥使用情況﹕社經背景、選擇過程與政策面向」,希望了解香港市民對中西醫療的態度。
林志秀教授(右)及連煒鈴博士為中大推行「中醫癌症專業培訓計劃」,林教授表示,希望透過舉辦課程探索出中醫腫瘤的專業發展路徑。
中醫師為病人診症
劉敏如表示,計劃「中醫藥文化親子遊藝教育-小小華佗的誕生」反應很好,不少學生在下課後還爭相觀看藥材、踴躍發問。
標示人體穴位的銅人

中醫藥是中國文化的寶藏,我們應該加以承傳並發揚光大。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促進和推動中醫藥發展,更撥款港幣五億元成立「中醫藥發展基金」,協助各持份者在研究、專業培訓及推廣宣傳等各方面開展工作,為中醫藥發展在香港建構一個更堅實的平台。

社會研究計劃 了解市民對中醫取態

回歸以來,本港中醫地位越發提升,但過去十年卻遇上樽頸。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聯席總監趙永佳教授領導的中醫藥政策研究團隊,以三個不同層級的研究﹕全港電話問卷調查、中醫診所使用者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希望深入地了解香港市民對中西醫療的態度。趙教授表示﹕「香港關於中醫使用者醫療行為及態度的研究屈指可數,我們嘗試用社會學的角度去了解這現象。」

趙教授指出,這次調查規模很大,一般撥款機構未必感興趣,「剛好基金的行業支援計劃與我們的理念脗合,可以早些將計劃付諸實行。」研究團隊成員施德安博士也表示﹕「基金推出的支援計劃很多元化,不只限於臨牀研究,也重視產業發展,與我們的出發點很接近。未來打算做一些後續深化的研究,希望基金繼續支持我們。」

趙教授期望,將來能夠搭建一個平台,幫助業界進行深入討論,「先讓業界對重大發展議題作審議,整合大多數的意見,再跟政府商議,分優次去推動中醫發展。」

 

專業培訓計劃 助中醫師增進治療癌症知識

隨着本港人口老化,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中醫亦有參與癌症的治療和調理,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所長林志秀教授認為,西醫醫治癌症的知識日新月異,但現時沒有 一個正規的平台讓中醫認識西醫的癌症治療技術,因此於今年推出「中醫癌症專業培訓計劃」。

負責這項計劃的連煒鈴博士指出,全港第一所中醫醫院將會在2025年落成,相信癌症治療亦會是其中一大發展方向,而當中需要一批專業人才,「我們的課程邀請了西醫腫瘤專科醫生,還有營養師、臨牀心理學家及醫務社工任教,為中醫師提供綜合培訓。」

計劃獲中醫藥發展基金資助港幣80多萬元,大大減低中醫師學員的負擔,林教授表示﹕「舉辦具專業水平的培訓課程需要很多資源,如果沒有基金的資助,相信這個課程亦難以推行。」

 

小小華佗的誕生 改變學生對中醫藥看法

除了專業培訓,向公眾推廣及提升認知也是重要一環。中華文化傳播基金早前開展的「中醫藥文化親子遊藝教育 – 小小華佗的誕生」,透過獨特且具針對性的手法,希望令幼稚園和小學學生改變對中醫藥的看法。

中華文化傳播基金創辦人劉敏如表示,計劃的特點是從小朋友的語言和視角出發﹕「同事跟小朋友傾談,發現小朋友對中醫的感覺是﹕醫師很老、中藥很苦及中醫治療很嚇人等,我們要打破這些固有印象,向他們傳達中醫藥的正確印象。」

他們在灣仔舉辦展覽,透過繪本人物,讓小朋友認識有關中藥的典故、人物及健康觀念等,又到訪小學,以「玩學」形式,讓小朋友了解大自然與人的關係,以及中醫藥文化的健康觀念。

計劃得到中醫藥發展基金的支持,劉敏如認為,基金的支持可給予大眾一個印象,覺得中醫藥文化承傳及推廣是受到重視和支持的。

 

中醫藥發展基金

電話﹕2788 5632(一般查詢)   2788 5633(中醫藥從業員培訓資助計劃A1-1, A1-2, A1-3)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CMDevFund.hk

 

以上資料由中醫藥發展基金提供